博物馆作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重要见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25年暑假,一支由16名食品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博物馆探寻之旅”活动。团队成员分别走访全国15座博物馆,通过实地考察、文物研究、资料查询等方式,系统梳理了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特色及其所反映的独特地域文化特征。
大河流域——文明摇篮的千年回响
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倪红箔重点考察了古生物化石展厅,保存完整的猛犸象化石为研究东北古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展览也清晰展现了哈尔滨如何从中东铁路修建前的松花江畔渔村,依托铁路枢纽和多元文化交融,逐步崛起为东北亚重要的经贸中心和现代化交通枢纽。
参观丹东市博物馆后,曹潆心深入了解了这座边境城市从1.8万年前“前阳人”到现代“英雄城市”的完整发展历程。旧石器文物、战国青铜剑、辽代契丹文书等珍贵藏品,揭示了其古代军事要塞与商贸枢纽的地位。数字技术重现的虎山长城、鸭绿江码头场景,生动呈现了多民族交融的“鸭绿江文明”。抗美援朝展区的沉浸式体验,更让曹潆心对“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丹东精神产生强烈共鸣,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刚柔并济”的品格。
在河北博物院,贾梦莹通过参观以长信宫灯为代表的珍贵文物,结合历史脉络,认识到石家庄的发展是一部“因路而兴、因工而强、因迁而盛”的奋斗史。其文化内涵是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敢为人先的红色文化、深厚悠远的燕赵文化与务实创新的现代都市文化的交响共鸣。
辛晓宾参观山西博物院后了解到,太原从殷商时期的北唐古国,历经春秋晋国属地、赵国都城晋阳,秦汉设太原郡,隋唐成为与长安、洛阳齐名的“北都”,宋元时期毁城重建,明清作为九边重镇,民国正式建市并经历抗战烽火,最终发展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山西省会、国家内陆开放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身为太原人的她深感自豪。
通过参观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郑怡然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从4000年前龙山文化黑陶文明发祥,历经秦汉盐业兴盛、明清黄河治理、抗战红色热土,到现代因胜利油田开发而崛起,完成了一场从古老文明到现代石油之城的壮丽蜕变。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动态沙盘和数字技术,生动展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人与自然博弈的生态史诗,以及石油工人“人拉肩扛”的创业精神。
参观天津博物馆后,王雨轩深刻认识到这座城市从隋唐漕运枢纽到金元军事要塞,从明清商贸中心到近代通商口岸的辉煌历程。1404年“天津卫”的设立奠定了城市根基,1860年开埠后中西文化在此交融,孕育出独特的“津味文化”。馆内西周太保鼎等珍贵文物展现了深厚历史底蕴,“中华百年看天津”展览则生动呈现了从列强租界到现代开放城市的转型之路。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等非遗项目,与五大道洋楼建筑共同构成了天津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这次参观令王雨轩体会到,天津的历史是一部河海交汇的史诗。
长江流域——水乡文明的现代演绎
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马诗淇深入了解了这座城市从北宋华亭县到国际大都市的千年演变历程。从元代设县、明清棉纺业兴盛,到近代开埠形成租界,再到当代浦东开发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发展始终与中国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馆内展出的文物和史料展现了上海独特的三重文化基因:以黄道婆棉纺技艺为代表的江南文化底蕴,以中共一大会址为标志的红色革命传统,以及融合中西的海派文化特质。透过博物馆的展陈,马诗淇感受到上海将历史转化为发展动力的城市智慧,以及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
坐落于太湖之畔的江南名城无锡,是一座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智慧城市。通过参观无锡博物院,叶欣了解到这座城市从泰伯奔吴的文明起源到近代“小上海”工商繁荣的发展历程。馆内的陈列展现了无锡作为吴文化发祥地、大运河枢纽和民族工商业摇篮的三重身份。鸿山玉器、荣氏纺织机械等文物,生动呈现了水乡灵秀与工商精神深度交融的城市特质。
在中国海盐博物馆,龚益鸣通过这座城市2100多年以盐立城的历史,从唐宋盐业鼎盛到近代“废灶兴垦”的转型以及当代生态保护的发展轨迹,了解到盐城从西汉盐渎县到现代“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演变历程。
参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后,胡睿桐深刻领略了扬州这座历史名城2500年来“因水而兴”的发展历程。展馆通过汴河断面、3D舟楫体验等创新展陈,生动呈现了扬州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到唐代“扬一益二”、明清盐商鼎盛的运河传奇。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运河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更能理解“园林、八怪、诗词”等扬州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厚重的历史变得鲜活可感,使胡睿桐对扬州作为“世界运河之都”的文化魅力有了全新认知。
参观溧阳市博物馆,让王婕得以深入了解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之发展脉络。梅岭玉器、西周青铜凤纹尊等珍贵文物,都让其感受到溧阳深厚的吴越文化底蕴。
海洋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交响
曾娜娜、闵瑞、吴晓哲、叶欣、倪红箔通过参观湖南博物院,近距离学习、感受长沙3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从商周青铜器到马王堆汉墓文物,再到近代革命史料,展品系统呈现了长沙从古代南方重镇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历史变迁。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感受到楚文化的浪漫神秘,也体会到湖湘工匠的精益求精,更深刻认识到长沙“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展馆中的珍贵文物更让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厚度和文化深度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吴晓哲在这个暑假参观了连云港市博物馆。那里展陈的藤花落遗址文物、汉代简牍和孔望山摩崖造像等文物,让其更好地了解了这座城市从史前东夷部落到现代国际港口的演变历程,以及连云港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吴晓哲不仅感受到山海交融的地域特色,更体会到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对连云港从古老海州到“一带一路”枢纽的转型发展产生了深刻共鸣。
卢俊霖通过参观海口市博物馆里从史前石器到明清瓷器的丰富藏品,感受到汉黎文化交融的特色;更通过“五公”贬谪、丘浚海瑞等历史人物事迹,体会到海口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次的参观让她对这座滨海城市兼容并蓄的人文特色有了全新认知。
符栩萌参观海南省博物馆,通过华光礁一号沉船展品认识了古代海上贸易的繁荣。历史文化展馆则系统呈现了海南岛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的开发历程。她不仅感受到海口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枢纽的历史地位,更体会到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向海而生的文化特质,对海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使命有了更深理解。
青春使命:文化传承的时代担当
通过这次博物馆探寻之旅,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文化基因传承的殿堂。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需了解城市历史脉络,更要从中汲取精神滋养,筑牢文化自信之基。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上,我们当自觉肩负文化传承创新使命,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让大地遗产焕新生,让古籍文字融时代。以开放包容之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合影留念

团员探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团员探访黑龙江省博物馆

团员探访海口市博物馆